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今天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表示,我國未來將以多種途徑應對養老問題,在兜底的基礎上,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,“以房養老”是市場化運作的一種高端化服務,是自愿的、自主選擇的行為。
主持人:國務院日前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,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層級高、涉及部門多、優惠政策多的養老文件。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今天接受本臺記者專訪,指出意見的出臺加大了在養老服務方面的責任,同時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,明確我國未來將以多種途徑應對養老問題。
解說:竇玉沛指出,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持基本,為城鄉“三無”老人、低老人、經濟困難的失能、半失能老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的供養、護理服務,進一步明確了的兜底責任,對城鄉困難老年人是利好消息。同時面對廣大公眾將著力構建多樣化、多層次的養老服務模式。
竇玉沛(民政部副部長):我想(為大眾)可以提供市場化的、社會化的、可選擇的服務,首先還是要居家養老為基礎,其次要以社區(養老)服務為依托,同時要以養老為補充,還可以選擇醫養結合這種模式。
解說:竇玉沛表示,在上述四種主導養老模式的基礎上,鼓勵各方面力量投入,做大整個養老服務產業。這其中包括鼓勵金融保險(行情 專區)行業開發面向養老服務的產品,“以房養老”試點就是諸多養老服務產品中的一個選項。
竇玉沛:個性化的、還有一些高端化的服務由市場來負責,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,而“以房養老”正是市場化運作的一個組成部分,而且是以試點提出來的,我感覺到這是積極慎重和穩妥的,它完全是一種自愿的,自主選擇的一個行為。
解說:竇玉沛介紹,保監會、民政部、老齡辦將于明年上半年提出試點方案,通過在不同地區進行試點,逐步形成“以房養老”的實施方案。
小知識:
以房養老,即“住房反向抵押”,是指房屋產權擁有者,把房子抵押給銀行(行情 專區)或保險公司等金融,后者在綜合(行情 專區)評估借款人年齡、生命期望值、房產現在價值以及預計房主去世時房產的價值等因素后,每月給房主發放固定資金。房主繼續獲得居住權,一直延續到房主去世。當房主去世后,其房產出售,所得用來償還本息,升值部分歸抵押權人所有。這種方式大的特點是分期放貸、償還,因為與傳統的按揭相反,所以被稱為“倒按揭”。
-
廣州或仿香港以房養老 置換物業入住老人公寓
●香港模式
為空巢長者提供額外居住選擇
針對廣州當前的空巢老人養老現狀,廣州市政協委員楊海清、陳云嫦等9人在今年初聯名寫了一份提案,探討引進市場機制,打造廣州市老年人“頤養公寓”,改善傳統的主導單一形式的養老模式,運用社會資源,滿足中等以上的空巢老人長期養老、幸福養老的需求。
提案表示,廣州的老年人“頤養公寓”,可參考香港的彩頤居(俗稱“長者富貴屋”)運作經驗:
香港特區在1997年施政報告,推行一項房屋計劃,名為“長者安居樂計劃”,提供免地價地塊,由香港房屋協會策劃和建設,并交由香港圣公會(非營利社會服務)運營。
這項計劃引入市場機制,按自負盈虧及用者自付的原則運作,服務對象是一些中等以上的長者,以“長期租約”形式出租。建成后的彩頤居,等于為空巢老人提供一個額外的養老居住選擇。
據提案人實地考察,彩頤居大堂為就餐區,1至3樓為書畫室、音樂室、舞蹈室、聊天室、康健室等。4樓以上為獨立居屋,每個單位為1房1廳,并配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,家具設施也一應俱全,基本按照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而設計。這樣一個建筑面積為57平方米的住宅單位,售價高為58萬港元(對象為60-64歲長者),低為46萬港元(對象為75歲以上長者),約為香港同地段房價的十分。
據悉,長者如果性交付“租金”,便可長期居住直至離世。也可以選擇每月繳付租金。如果需要終止租約,租戶還可以按租住年期,取回部分租住費。
提案認為,這項“長者安居樂計劃”目前實施了15年有余,基本解決了香港部分中等空巢老人的安置問題,為減輕了行政壓力,并獲得一致滿意的口碑。
●廣州設想
建在社區里交租可入住
廣州的發展模式是怎樣呢?提案建議,借鑒香港彩頤居以及廣州在建設房的經驗,由提供免地價地塊,并引入市場機制,由開發商通過競投,在廣州建設一批位于社區內、為中等以上老年人而建的“頤養公寓”。
“頤養公寓”產權在部門,老年人居住至離世為止,房屋交回。支付方式可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,采取按月交租或性支付長期租約。亦可嘗試以“以房養老”方式,即以老人原有物業進行置換。
“頤養公寓”建成后,應由具有老年人照顧專長的盈利性質的社工或福利進行管理和運營,收取租金維持運營,也可視情況給予一定的資助。
公寓可根據老人需求,配備相應的護理設施,以緩解醫院和老人院的資源緊張。同時,公寓的床位數也列入廣州市養老的床位數,以減輕全市建設養老的壓力。
●進展
國土局對提案基本認可
這個方案靠譜嗎?今年7月,作為主辦單位,市國土管理局對這份提案作了答復,表示經過會同市民政局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局進行研討,基本同意該提案的想法。
市國土管理局也提出,建議市民政局在對全市老年人養老需求狀況進行摸查的基礎上,提出選址和土地儲備需求。土地儲備部門按程序完成土地儲備并取得規劃設計條件后,可在年度出讓計劃中落實養老用地項目。
市國土管理局還表示,廣州在借鑒這種養老模式時,不僅著重服務中等退休人員,也可以通過建設或補助等形式,由通過建立輪候機制,廉租給符合條件的老年人。
●觀點
從社區劃地蓋樓是難題
該提案提案人楊海清,另一身份是市民政局社會工作處處長。談到這份方案的實施可能性時,他說:“在土地資源緊張的廣州市區,該方案面臨大的困難是,如何在社區里找到合適的建設土地?!?/p>
他也坦言,頤養公寓是否能夠吸引社會資本參與,也需要市場進行檢驗。“但未來的養老模式單靠承擔是行不通的,只能鼓勵引進社會資本發展多種養老模式?!?新快報)
更多詳情請撥打0571-,,歡迎加入QQ咨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