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小米熊兒童康復中心
開設:深圳兒童矮小癥、性早熟、肥胖癥、多動癥、抽動癥、語言發育遲緩、自閉癥、智力低下...
孩子自閉在3歲前就有明確特征,這些表現并非長大就能好,而是孩子的早期求救信號!你知道孩子自閉在3歲前有哪些明顯表現嗎?
一、社交互動的 “缺失”?
正常嬰兒在 6 個月時會與養育者有眼神交流,9 個月會主動分享興趣(比如展示玩具)。但自閉癥嬰幼兒常常表現出社交上的冷漠:哺乳時會回避對視,面對逗弄沒有笑聲回應,對自己的名字呼喚也毫無反應。其中較典型的是 “聯合注意” 的缺失 —— 到了 12 個月,既不會用手指向感興趣的事物(像天上的飛機),也不會跟隨他人手指的方向去觀察。?
二、語言溝通的 “斷裂”?
孩子到了 15 個月,仍然沒有有意義的單詞(如 “媽媽”“要”),或者曾經掌握的詞匯突然消失,這些都需要警惕。部分孩子會機械地重復電視里的廣告詞,卻不會用在實際交流中。24 個月時,無法組合兩個單詞(如 “喝奶”“媽媽抱”),也不會用搖頭、點頭來表達拒絕或同意。此外,“鸚鵡學舌” 現象也需留意 —— 比如問 “你幾歲?”,孩子會答 “你幾歲?”,只是重復問話而不給出答案。?
三、刻板行為與感官異常?
自閉癥嬰幼兒會對固定流程表現出異常的執著:比如堅持走相同的路線,食物的擺放位置不能有變動。還會出現重復性動作:持續旋轉車輪、擺手凝視指縫間的光線、原地轉圈超過 5 分鐘等。在感官反應方面也會出現極端情況:有的會對吹風機的聲音恐懼尖叫,有的則對疼痛反應遲鈍(比如打針時不哭)。?
四、游戲方式的 “局限”?
這類孩子缺乏象征性游戲的能力:不會給玩偶喂飯、假裝打電話。在玩具使用上也存在刻板方式:會把小汽車排成直線卻不推動,會持續開關柜門卻不去探索內部。?
早期干預能夠幫助許多孩子改善社交溝通能力和自理能力,極大地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。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發出的這些 “求救信號”!